第二届国际多语种智能信息处理会议(IMLIP)暨第六届“数据智能与知识服务”研讨会(DIKS2025)通知

2025-06-27


图片

多语种智能信息处理


图片

语言学

跨语言处理

大语言模型

计算语言学理论

资源库、语料库建设

评测技术

预训练语言模型

多语种智能理解

机器翻译

多语种语音识别与合成、文字识别等多模态智能信息处理

国际中文教育智能处理

多语种智能信息处理应用

AI for Science


图片

中国人工智能学会

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


图片

中国人工智能学会-多语种智能信息处理专委会

内蒙古大学

Data Intelligence期刊


图片

孙茂松(清华大学)

高光来(内蒙古大学)

张智雄(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)


图片

张华平(北京理工大学)

飞龙(内蒙古大学)

刘凤红(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)


图片

2025年7月25日


图片

2025年7月26-27日


图片

内蒙古·呼和浩特·新城宾馆


图片

百度在线网络技术有限公司

图片

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

新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


图片
图片


图片
图片
图片

No.1


毕晓君

中央民族大学教授

图片

专家简介:

毕晓君,教授,博士研究生导师。“民族语言智能分析与安全治理”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。第八届教育部科技委信息学部委员、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、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刊《智能系统学报》编委。担任教育部第五次学科评估评审专家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、长江学者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、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、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评审专家。

先后主持并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共计12项;先后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、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6项;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,其中SCI一区论文20篇;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2部;以主要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。


图片
图片

No.2


冯志伟

中央社会科学院教授

图片

专家简介:

冯志伟,计算语言学家,从事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的跨学科研究。先后在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毕业,获双硕士学位。先后到法国格勒诺布尔理科医科大学、德国夫琅禾费研究院(FhG)新信息技术与通信系统研究所、德国特里尔大学语言文学院、德国康斯坦茨高等技术学院国际术语学和应用语言学中心(CiTaL)、桑夏自然语言处理研究院、韩国科学技术院(KAIST)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(EECS)学习、工作。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、博士生导师,新疆大学教授。

中国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语言学领域开创者之一,在国内外出版了30多部专著,发表400多篇论文,获得2018年中国计算机学会自然语言处理与中文计算大会(NLPCC)杰出成就奖。


图片
图片

No.3


郝孝帅

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院研究员

图片

专家简介:

郝孝帅,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的具身多模态大模型研究员,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信息工程研究所。研究方向为具身智能和多模态大模型,已在多个顶级期刊和会议上发表了30余篇论文,包括TIP、Information Fusion、NeurIPS、ICLR、ICML、CVPR、ICCV、ECCV、ACL、AAAI和ICRA等。

郝博士在国际竞赛中表现优异,曾在CVPR和ICCV等顶级会议上获得6项国际前3名的成绩。此外,郝博士担任《Data Intelligence》期刊的编委,并在ICCV 2025举办的RoDGE Workshop和IROS 2025举办的The RoboSense Challenge中担任组织者。


图片
图片

No.4


季姮

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教授

图片

专家简介:

季姮,现任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-香槟分校计算机科学系教授,同时兼任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及协调科学实验室联聘教授,并担任亚马逊学者。作为亚马逊-伊利诺伊人工智能对话体验联合中心(AICE)创始主任,她毕业于清华大学获计算语言学学士与硕士学位,后于纽约大学取得计算机科学硕士及博士学位。其研究聚焦自然语言处理领域,涵盖多媒体多语言信息抽取、知识增强大语言模型及视觉-语言模型等方向。

荣誉方面,季姮于2023-2024连续两年入选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"青年科学家";2016-2017年获世界经济论坛评选为"青年科学家"并加入全球未来计算理事会;2023年被Project Voice评为"对话式AI女性领袖"年度人物。其学术成果获NAACL2024两项杰出论文奖,并曾获IEEE智能系统"AI新星十人"(2013)、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杰出青年教授奖(2009)、ACL2020最佳演示论文奖、NAACL2021最佳演示论文奖等数十项国际殊荣,累计获得谷歌研究奖(2009/2014)、IBM沃森教职奖(2012/2014)及博世研究奖(2014-2018)等企业资助。

社会服务方面,她2023年作为AI专家受邀出席美国众议院网络安全与数据技术委员会听证会,同年入选DARPA人工智能前沿计划,并应美国空军部长邀请参与制定《空军2030战略》数据专家咨询。长期担任IEEE/ACM音频、语音与语言处理汇刊副主编,曾担任NAACL-HLT2018及AACL-IJCNLP2022程序委员会联合主席,2020-2023年当选国际计算语言学协会北美分会(NAACL)秘书长。

科研领导方面,她主导多项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(DARPA)重大课题,包括ECOLE项目的MIRACLE团队、KAIROS项目的RESIN团队等,2010-2020年负责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(NIST)知识库构建评测任务。其研究获得DARPA、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、能源部、陆军研究实验室等政府机构及亚马逊、谷歌等科技企业的持续资助。


图片
图片

No.5


吕建

中国科学院院士

图片

专家简介:

吕建,工学博士,教授,博士生导师,中国科学院院士。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计算机系,1988年获博士学位。1984年11月起在南京大学任教。历任南京大学计算机系副主任、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研究所副所长、南京大学重点项目建设办公室主任、南京大学副校长、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。2018年1月任南京大学校长。

主要从事软件方法学研究,在软件基础理论与方法、网构软件方法学和新型软件平台及其应用方面取得系列成果。提出了一种具有模型裂变能力的形式化开发方法,其数据分解新机制可用于大型程序开发的复杂性控制。研究了开放环境下软件系统的范型、方法与技术等问题,提出了基于Agent的网构软件方法学,探索了面向Internet软件方法学研究的新途径。发展了开放环境下的软件协同技术,主持研制了新型软件协同平台,可为开放、动态、多变环境下应用系统的开发与运行提供支撑。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、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一等奖、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。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。先后当选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、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、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。

图片
图片

No.6


聂建云

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教授

图片

专家简介:

聂建云,蒙特利尔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运筹学系教授,加拿大自然语言处理及其应用研究主席。他的研究聚焦于信息检索和自然语言处理的各种问题,包括信息检索模型、网络搜索、跨语言信息检索、推荐系统、查询建议、问答和对话等。在信息检索和自然语言处理的主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超过250篇。

现任4个期刊副主编,曾担任SIGIR会议的大会主席、程序委员会主席和地方组织主席,以及多个其他会议和研讨会的主席。经常担任SIGIR、CIKM、ACL、EMNLP、COLING、WWW等主要会议的高级程序委员会成员。曾获多个最佳论文奖,包括SIGIR的最佳论文奖和时间考验荣誉提名奖。因其对信息检索领域的贡献,于2022年入选ACM SIGIR荣誉学员。


图片
图片

No.7


石川

北京邮电大学教授

图片

专家简介:

石川,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、博士研究生导师、智能通信软件与多媒体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,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。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据挖掘、机器学习、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。

以第一或者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0余篇,包括数据挖掘领域的顶级期刊和会议IEEE TKDE、ACM TIST、NeurIPS、KDD、AAAI、IJCAI、CIKM等。在Springer出版异质信息网络方向第一部英文专著。获得ADMA2011和ADMA2018等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、WWW21最佳论文候选、CCF-腾讯犀牛鸟基金及项目优秀奖,并指导学生获得顶尖国际数据挖掘竞赛IJCAI Contest 2015 全球冠军。获得2021年北京市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二等奖(第一)、2020年中国计算机学会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二等奖(第一)、2020年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一等奖(第三)以及2023年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(第一)。


图片
图片

No.8


吴华

百度技术委员会主席

图片

专家简介:

吴华,百度技术委员会主席。深耕自然语言处理领域20余年,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自然语言处理、机器翻译、人机对话、知识挖掘、机器学习等,负责的百度翻译项目翻译质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,近年来主要从事文心大模型的研发。

曾担任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国际会议ACL 2014年的程序委员会主席,是中国本土企业首位ACL程序委员会主席。曾获“十佳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”、“杰出工程师”、“青年北京学者”等称号,入选“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工程”,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、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4项。2017年获评福布斯“AI杰出女性”,福布斯专栏文章对吴华所取得的成就十分赞赏,称吴华提出的神经网络机器翻译(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, NMT)多任务学习框架是“开创性”的工作。此前,《纽约时报》也曾对该项技术创新有过同样的评价。之后,吴华博士指导团队提出了基于语义单元的同传翻译模型,该模型的同传翻译效果在中英同传上与人类相当,并主导组织了国际上第一个同传翻译workshop。在语义理解、人机对话、阅读理解等方面有多项创新,基于知识增强的语义理解技术与平台(文心)获得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最高奖项SAIL(Super AI Leader)奖;研发了领先的人机对话模型 PLATO-2,在国际对话比赛中斩获多项第一,并在人工智能产品如小度音箱中落地。已授权或公开的专利申请100余项、发表论文100余篇。作为分课题负责人或者成员参与过863重大项目、973项目、新一代人工智能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。


图片
图片





图片

报名方式

扫描二维码 注册报名





图片

刘老师,17710233779

E-mail: liufh@mail.las.ac.cn


张同学,13250856510

E-mail:2465381239@qq.com


宿

图片

呼和浩特·新城宾馆(会议场地)

郑经理,13704713421
价格:550(含早)


呼和浩特·水木年华阳光大酒店

王经理,18904712330

价格:320(含早)


投稿截止日期6月30日,现仍可投稿。

投稿链接:
https://mc03.manuscriptcentral.com/di


分享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